冬至的寓意和象征是什么?冬至是一个比较寒冷的季节,这个时候距离春天已经不远了,一般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,表示年终有所归宿,民间认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团聚的节日,这一天要祭拜祖先,如果外出不回家,就是不认祖宗的人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冬至的象征意义是什么相关内容,一起去看看吧!
一、冬至的寓意和象征
1、冬至的寓意
冬至在节气中是很重要的,也是一个传统节日,另外,冬至还有其他的称呼,包括冬节、长至节、亚岁等。他的时间也比较固定,一般是在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。当冬至节气到来的时候,白天的时间会越来越长,黑夜的时间也会逐渐变短,气温也是在逐渐下降,之后就会进入严冬。冬至节气的含义是什么?节气的古诗!
2、冬至的象征
冬至节气一般象征着团圆,到了这个节气的时候基本上就快到春节了,所以,很多外出打工的人都在往回赶,一般冬至是有吃饺子和祭祖的习俗,不同地区的习俗可能是不一样的,在古代民间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讲法,冬至在过去被大家看作是很重要的节日,人们甚至会把冬至称为小年,每年过冬至的时候,家家户户都会做准备,还有很多相关的庆祝活动。冬至节气的由来和风俗、节气的特点!
二、冬至的象征意义是什么
1、冬至表示数九的开始
在冬至节气过后,我国各地气候都会慢慢进入最寒冷的时候,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进九和数九寒天了。一般我们说的“数九”,是指从冬至节气当天开始算,九天为一组,过九个“九”,刚好八十一天,也被叫做“出九”或“完九”,民间有这样的说法:从“一九”数到“九九”,冬寒就会变成春暖了。
2、冬至的起源
冬至节气来源于汉代,在唐宋时期的时候最繁盛。周历正月为夏历的11月,所以,周代正月就相当于现在公历的11月,因此,拜岁和贺冬还是很类似的,在汉武帝采用了夏历之后,就把冬至和正月分开了,可以说“冬至节”是自汉代以后才有,一直流传至今。
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冬至的寓意和象征、冬至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全部内容,冬至的寓意不止一个。
更多相关文章推荐:
冬至是几月几日?什么时候?
白露节气的由来简介、气候特点!
寒露节气是几月几日?是哪天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