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春的古诗有哪些?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,春分后,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。华中有“春分麦起身,一刻值千金”的农谚。关于立春的诗句是很多的,毕竟这样的节气是最适合出去踏青游玩的,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立春的含义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,一起去看看吧!
一、立春的古诗有哪些
1、《京中正月七日立春》[唐]罗隐
一二三四五六七,万木生芽是今日。
远天归雁拂云飞,近水游鱼迸冰出。
2、《立春日晨起对积雪》[唐]张九龄
忽对林亭雪,瑶华处处开。今年迎气始,昨夜伴春回。
玉润窗前竹,花繁院里梅。东郊斋祭所,应见五神来。
3、《立春》[唐]刘长卿
谁家二月煮新丝,一江黄鲫应不识。
明日倘或桃李晓,莫问老梅知不知。
4、《咏柳》[唐]贺知章
碧玉妆成一树高,万条垂下绿丝绦。
不知细叶谁裁出,二月春风似剪刀。
立春节气是几月几日?是什么时候?
5、《题望苑驿》[唐]温庭筠
弱柳千条杏一枝,半含春雨半垂丝。
景阳寒井人难到,长乐晨钟鸟自知。
花影至今通博望,树名从此号相思。
分明十二楼前月,不向西陵照盛姬。
二、立春的含义是什么意思
立春这个节气一般是代表了冬季的结束,开始进入春季,在春季是风和日暖、万物生长的。在自然界,立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。时至立春,在我国的北回归线(黄赤交角)及其以南一带,可明显感觉到早春的气息。由于我国幅员辽阔,南北跨度大,各地自然节律不一,“立春”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入春天的前奏,万物尚未复苏,还处于万物闭藏的冬天。廿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,它在我国传统农耕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。秦汉以前,南北各地风俗文化不同,一些地方岁首礼俗所重的不是阴历元月朔日,而是干支历廿四节气的立春。立春岁首对于传统农耕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,重大的拜神祭祖、祈岁纳福、驱邪禳灾、除旧布新、迎新春等庆典均安排在立春日及其前后时段举行,这些节日活动,也是后世岁首节庆的框架,还有关于它的一些民俗功能也一直保存着,所以,在这个节气中,我们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。立春节气的特点和风俗、由来!
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立春的古诗有哪些、立春的含义是什么意思全部内容,立春是一个很不错的节气。
更多相关文章推荐:
大雪节气的由来和风俗,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意思?
小寒到来的时候如何旺运?原来还有这种说法!
小寒节气的特点和风俗介绍!